跳到主要內容

我可能錯了,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

 大家好我是詹宗翰,我將我的讀書心得發表在此。 20250406OK

書名:我可能錯了,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

書名原文:Jag kan ha fel och andra visdomar från mitt liv som buddhistmunk

作者:比約恩.納提科.林德布勞(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)、卡洛琳.班克勒(Caroline Bankler)、納維德.莫迪里(Navid Modiri

譯者:郭騰堅

出版社: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
出版日期:202302月 

內容簡介

他出生於西元1961816日,並且在瑞典知名的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取得了經濟學碩士學位,學成後他在財經領域迅速崛起,成為備受矚目的主管,甚至即將被高薪挖角擔任知名財經公司財務長的機會,然而這份看似光鮮亮麗的成就對他而言卻逐漸失去了吸引力,因為這一切更多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,而非他內心的真正渴望。當他認為自己已盡到身為人子的責任後,便決心追尋真實的自我。

 

他毅然放棄了令人稱羨的職業生涯,前往佛教文化濃厚的泰國,剃度出家為僧,展開了長達十七年的修行生活。在泰國森林寺院中,他體驗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,潛心探究生命的意義,感受出家人的日常,並從中學習了許多寶貴的經驗,由於佛教在瑞典並不普及,他的出家經歷引起了瑞典社會的廣泛關注。人們對他在東方修行期間的收穫與感悟充滿好奇。開始有人追隨他,展開出家之旅,不過要適應出家人生活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,沒多久就還俗。

 

西元2008年,他結束了在泰國的修行,返回瑞典,並將其智慧與經驗分享給他人,成為一位廣受歡迎的演講者和冥想老師。不幸的是,西元2018年他被診斷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(ALS),俗稱漸凍人症,儘管身受疾病折磨,他仍積極面對人生,並於西元2020年出版了暢銷書籍《我可能錯了: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》。

 

西元2022117日,在親人的陪伴下,他選擇了安樂死,享年六十歲,為他充滿探索與轉變的一生畫上了句點。

 

內容摘錄

1.「沒有什麼會持久。一切都是無常的。這是壞消息,但也是個好消息」

我的感想:生命的有限性,如同關係的無常,共同構成了人生的底色,所有的體驗,無論是強烈的酸甜苦辣鹹,抑或是看似平淡無味都如過眼雲煙般短暫,這提醒我,珍惜當下每一次相遇,每一種感受,不執著於永恆,方能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更豐富的色彩。

 

2.「如果要實話實說,每個人的人生都包含無窮盡的不確定性。人生當中只有一件事可以確定,那就是:人生總有一天會結束。其餘的就是希望、恐懼、假設、願望、想法與企圖。我們不妨承認與接受這個事實。鬆開緊握的拳頭,讓張開的手掌充滿生命力。」

我的感想人生過程中充滿未知的變數,唯有人生的終結站死亡是確定的,其餘種種,皆是自身心念的投射與期盼,承認並接納這份不確定性,如同鬆開緊握的拳頭,不再執著於預設的劇本,才能讓心靈獲得真正的自由與活力,更能敞開心胸去體驗當下,擁抱生命中的各種可能性。

 

3.「你遇見的每個人,都在進行一場戰鬥,你對此一無所知,與人為善,永遠如此」"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battle you know nothing about. Be kind. Always."

我的感想它提醒我們,每個與我們擦肩而過的人,無論外表如何平靜,內心深處都可能正經歷著不為人知的掙扎與挑戰,進行著一場屬於自己的戰鬥。因此,心存善意與他人相處,不僅是一種優雅溫柔的姿態,更是一種對他人內在艱辛的體諒與尊重。將這份善意應當是恆常不變的處世原則,因為我們永遠無法完全了解他人所承受的一切種種。

 

4.「身體啊,謝謝你,每一天都竭盡全力。

  現在你正在打一場苦仗。我懂。

  你現在的一切都得付出代價。然而,你仍然為我竭盡所能。

  即使你連自己需要的空氣都得不到。

  我正在盡一切所能幫助你。我明白這還不夠,還差很遠。

  然而,你繼續奮鬥,日復一日付出自己的一切。

  你是我的英雄。

  我保證,一旦又有一個動作你做不來,我絕對不會生你的氣。

  我保證,會比過去任何時候更常好好聆聽你的聲音。

  我保證,不會向你索求超出你能力和沒有意願給予的事。

  對不起,我以前總是這麼做。

  最後,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我鄭重承諾,當你再也撐不下去的時候,我會按照你的意思去做。

  到那個時候,我會盡自己所能地臣服與心懷感恩。在接納與信任中安息,並因為我們曾經擁有的美好人生,感到喜悅,也用堅定與無畏的聲音對你說:

  「順從你的意願,而不是我的。」

我的感想:當我們年輕強壯時身體全心全意配合我們,如今面臨衰老與病痛的我們要開始配合身體好好的善待自己的身體,心想身體全身上下的每一個細胞卻依然努力維持和支撐著生命,身體不惜辛苦默默的付出讓令人非常感動,從前的予取予求轉為全然的體諒與尊重,承諾不再苛責及過分的要求,而是傾聽身體的聲音,順應和接受身體的意願。這是一種與身體和解的深刻體悟,也是對生命流逝的坦然接受,在充滿溫暖的愛中與感恩感謝中迎接最終的安息。

5.「混亂或許會讓你不安,但秩序會置你於死地。」

我的感想:人生中各種的「混亂」往往代表著未知的變數和新的挑戰,雖然會帶來不安與不適,卻也蘊藏著突破與創新的契機,能激發潛能,帶來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機會。至於「秩序」則意味著穩定、安全與可預測,但過度的秩序可能會使人安於現狀,失去探索的動力,最終導致停滯不前,如同溫水煮青蛙般走向僵化甚至「死亡」。因此,適度的混亂是生命活力的來源,擁抱不確定性,才能保持人生成長的動能。

 

6.「最能保證這種幸福感的,莫過於漸漸習慣「我可能錯了」「我可能並非無所不知」的想法。」

我的感想:「我可能錯了」是一種謙遜的態度,能避免固執己見帶來的衝突與煩惱;「我可能並非無所不知」則鼓勵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,持續學習與成長。當我們不再執著於絕對的正確,放下自以為是的傲慢,就能以更寬容、更彈性的視角看待世界,從而減少內耗,提升幸福感。這種對自身認知保持懷疑與反思的習慣,是通往智慧與喜悅的途徑。

 

7.「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」,在生活中,幫助我最大的,莫過於這句話了。可惜的是,大家都有的這項超能力,有點被遺忘了。但事實是,以一定程度的懷疑與幽默感來看待自己的念頭,就會讓人更容易做自己。」

我的感想:如醍醐灌頂般的點醒我們內在念頭的虛妄性。「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」提醒我們,無數的念頭如同過客般,未必代表真實的自我。學會以懷疑和幽默的態度審視這些念頭,能有效擺脫其束縛,不再被負面或不理智的想法牽著鼻子走。這份抽離的觀察力,如同被遺忘的超能力,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,辨別善惡,最終活出更真實、更自在的人生。

 

8.「理性是忠實的僕人,直覺是上天的恩賜。但我們創建的社會卻只尊崇這個僕人,忘記這項恩賜。」

我的感想:現代社會對理性過度的依賴,如同只信任忠實的僕人卻遺忘了直覺這份來自上天的珍貴恩賜,提醒我們真正的智慧並非僅仰賴數學和邏輯分析,過度偏重理性可能導致僵化與缺乏創造,我們更需重視心靈內在的聲音與直覺的洞察力,唯有理性與直覺並重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世界,做出更符合本性的決策,並在生活中獲得更深層次的滿足。

 

 

我的結論

他的人生旅程,是一部充滿勇氣與智慧的探索。這本書不僅是他個人生命經驗的真誠記錄,更是一份引導讀者反思生命本質的智慧指南。從對追求物質的質疑,到在泰國森林中十七年的出家修行,還俗後再到面對漸凍症的堅毅與坦然,以其獨特的生命歷程,深刻地詮釋了無常、接納與內在平靜的真諦。

 

書中摘錄的智慧語錄,如「沒有什麼會持久」的洞察、「你遇見的每個人,都在進行一場戰鬥」的體諒,以及「我可能錯了」的謙遜,都如同暮鼓晨鐘,敲醒我們內心深處的思考。他與身體的對話,展現了深刻的自我關懷與和解,他對混亂與秩序的辯證,啟發我們擁抱變化中的生機。

 

以其有限的生命,展現了無限的智慧與勇氣。這本書不僅是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堂課,更是對所有我們的溫柔提醒,在變幻莫測的人生中保持謙遜,擁抱無常,向內尋求真正的平靜與自由。他的生命故事將持續啟發我們,活出更覺知、更慈悲的人生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常見聽錯資料庫

「第一級」聽成「低級」 「 北區 」聽成「 北七 」 1.「要購袋嗎」聽成「Go To Die嗎」 2.台語的「安ㄋㄟ娘」聽成「幹你娘」 遶境變火拼現場... 大喊「讚讚讚」聽成「幹幹幹」三字經 陣頭撂人衝國道砸車 20190407 三立新聞台 荷葉聽成芋葉害中毒 祥福負責人無犯意不起訴 民視新聞網 2018年3月3日 「荷葉(台語)」聽成「芋葉(台語)」 川崎「目標」聽成「鬼」 菜英文再度大爆笑 民視 2016年4月11日 「Goal(目標)」聽成「Ghost(鬼)」 喝ㄎ一ㄤ把「吹一下」聽成「親」 員警被酒駕男強吻當場傻眼  2022.10.20 14:04  鏡週刊 笑話:冰豆漿賣完了,換熱的,「換熱的」聽成「歡樂的」 笑話:豆漿是賣冰還是賣熱的,冰的啦,「冰的啦」聽成「冰斗啦(台語的掀桌、翻桌)」 分局長怎可「青采」?唔係啦!是姓蔡啦!自由時報 2017年3月27日 「我的『褲子』掉了、『腸子』也不見了,警察小姐幫幫我!」 自由時報 2009/02/20 老榮民濃厚的廣東腔,把「簿子」說成「褲子」、「章子」講成「腸子」 「妳就投(台語)」 聽成「你就是猴」 台語語音生波 挨告判無罪 自由時報 2013年1月27日 上午4:26 講「百四(台語)」對方聽成飽死 中國人妻嘆:摩擦中學習  2023/06/20 11:09:38 民視新聞 「百四(台語)」聽成「飽死」 延伸可能會把「百四(台語)」聽成「白癡」 「B區」聽成「Bitch」 宋達民誤嗆兒  2016/02/14 10:31 自由時報 [改進說法]:第二區 我在國道撞到鹿…警聽成撞到路  2016/05/09 06:00 自由時報 「撞到鹿」聽成「撞到路」 [改進說法]:撞到一隻鹿 一圈聽成一千! 搭船遊湖 票價差了十倍 2020/11/03 17:58:46 民視新聞 「一圈」聽成「一千」 [改進說法]:繞個一圈 小心!中文填充詞「那個」會讓美國人聽成「nigger(黑鬼)」南加大教授遭停課,引爆種族與文化爭議 BBC News中文 2020-09-12 12:30 「那個」聽成「nigger(黑鬼)」 [改進說法]:那一個 把「Foul」聽成髒話「Fuck」?阿巴西遭驅逐出場反燃起世新鬥魂 2021/03/04 21:33 自由時報  1.[...

我,刀槍不入:從街頭魯蛇到海豹突擊隊,掌控心智、力抗萬難的奇蹟

   我是詹宗翰,今天我要分享讀書心得,20250406OK 讀書心得 書名:我,刀槍不入:從街頭魯蛇到海豹突擊隊,掌控心智、力抗萬難的奇蹟 書名原文: Can’t Hurt Me: Master Your Mind and Defy the Odds 作者:大衛・哥金斯   ( David Goggins ) 譯者:   甘鎮隴 出版 社 :方智   出版日期: 2023/11/01 內容簡介 他是一個在美國黑人家庭中誕生的孩子,命運卻給予他異乎尋常的考驗,他的童年,並非在陽光下無憂無慮地奔跑,而是在父親的陰影下,飽受身心虐待的摧殘,父親的拳頭如同暴風雨般,無情地擊打在他稚嫩幼小的身體上,留下一道道無法抹滅的傷痕。   他的母親同樣是這場家庭暴力的受害者,她默默地承受著丈夫的暴行,淚水在她臉上滑落,卻無力改變這一切,年幼的他 , 看著母親痛苦的模樣,內心充滿了憤怒和無助感以及仇恨,他渴望保護母親,渴望阻止父親的暴行。   終於在一次父親對母親施暴時,年幼的他鼓起勇氣,挺身而出。他用瘦小的身軀,擋在母親面前 , 試圖阻止父親的拳頭,然而他的力量太過渺小,父親的怒火如同猛獸般爆發,他反而遭到了更嚴厲的毒打。   這一次的經歷,徹底擊碎了他對家庭美好的幻想,他明白這個家已經無法再給予他和母親任何溫暖和安全感,所以他的母親也意識到,為了保護她的孩子,她必須做出改變,她帶著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充滿暴力的家庭,開始了新的生活。   他們暫時寄居在親戚家中,生活雖然艱苦 , 但至少遠離了恐懼和痛苦,他轉學到一間新的學校 , 希望能夠重新開始,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放過他,由於種族膚色的差異,他成為了同學們嘲笑和欺凌的對象。   「黑鬼」,這個刺耳又充滿著種族歧視字眼,如同刀子般深深的刺入他的心臟,他感受到來自周圍的歧視和敵意,那些惡意的眼神和嘲諷的言語,讓他感到無比的孤獨和無助,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屈服,他選擇忍辱負重,默默地承受著一切,努力完成學業。   在求學的過程中,他偶然看到了一則軍隊的生動的招募廣告,那些軍人呈獻出堅毅的眼神和強壯的身軀,深深地吸引了他,他好奇,是什麼樣的力量,能夠讓他們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?是什麼樣的信念,能夠讓他們如此堅定?   這份好...